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,在移動大數據時代,這個問題更加突出。如果網絡輿論處理不當,很容易誘發網民的不良情緒,從而導致各種過激行為,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。
例如某上市公司產品質量輿情爆發,如果防范和處置不當,極有可能引發投資人撤資、股價大幅下跌等情況;如果防范和處理得當,很有可能演變成一次良好的企業和產品宣傳機會。
一、網絡輿情影響深遠,日常預警意義重大。
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,新媒體、融合媒體的迅速普及,傳統的輿論管理手段已經不能滿足需求,必須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輿論進行日常警告和管理。一般來說,突發輿論、品牌傳播分析、競爭產品和行業分析都有具體的內容和維度。
二、互聯網輿論生命周期管理。
本文認為,在復雜多變的輿論環境下,輿情預防應該是一種全方位、多方位、常態化的工作,不管輿情發生與否,都要投入人力物力。通常將其劃分為在輿情發生前、輿情發生時、輿情發生后三個階段進行輿情管理。
面對網絡輿論,我們不僅要敢于發聲,還要善于發聲;不僅要關注網絡輿論,還要創造良好的輿論生態。
在特殊的輿論事件中,我們主張采取五維整合的方式,即爭取速度、傳遞、深度、溫度、尺度。
三、不同傳播階段的輿情管理策略。
我們通常把網絡輿論分為6個階段,即萌芽階段、發酵階段、爆發階段、衰退階段、沉淀階段和反彈階段。在輿情管理上,根據其傳播階段的特點,采取不同的輿情管理策略,一般分為預警、調查、研判、行動和復盤5個步驟,具體流程如下。
(1)啟動輿情事件專項預警,協調專業團隊通過電話、在線或離線會議參與輿情會議;
(2)在輿情發展的同時,全程保障數據分析服務,網上7*24小時跟蹤式提供專業的輿情風險分析和形勢預測,并根據輿情發展特點提出建議。此外在此階段,一個全媒體數據監控系統顯得尤為重要,可以集合全媒體數據,并形成事件脈絡,提高效率;
(3)根據方案戰略和輿論影響的實際情況,會結合客戶內部提供的基本資料,提出研究建議;
(4)預先判斷和起草潛在的媒體詢問問題,并提供對媒體的詢問答復建議;
(5)綜合判斷輿論的影響,分析利害關系人的訴求,制定信譽修復策略,傳播議題。
(6)持續關注輿論動態,提供緊急情況分析報告;
(7)事后進行事件復盤的摘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