輿情引導作為輿情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,對于輿情處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一、輿情潛伏期-建立適度的調控機制
完善輿情信息匯集機制和預警機制。以政府單位為例,平時要注意對輿情信息的匯集,組織相關人員收集網絡輿情信息,制訂科學的收集標準,運用觀察法、問卷調查法、深度訪談法等科學的方法,依靠人民代表大會、政協、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媒體等平臺,準確把握網絡輿情的動向與發展規律。政府各部門之間、政府與社會相互配合,對預警劃分級別。加強法制建設,提供必要的法制支撐,積極探索網絡政治與網絡文明的交叉互動作用。
二、輿情爆發期-建立積極的干預機制
加強應急與干預措施。面對輿情發展快速做出反應,不逃避、不推諉,第一時間掌握相關信息,指定相關部門受理,把處理的進程及時準確地傳達給密切關注的公眾。正面引導輿論,加強主流網站的自身建設,建立積極的干預機制。干預機制包括信息的公開透明、對話溝通的民主平等、媒體輿論主流積極引導、特殊時期的強硬手段等。
三、輿情的持續期-建立有效的應對機制
做好輿情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。組織技術人員采用科學分析的方法,對相關信息進行分類、鑒別、篩選、分析、歸納等,分析輿情信息的傾向性,開展網絡輿情的前瞻性、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研究。探究大眾參與網絡輿情的動因,分析網絡輿情發展中的“意見領袖”,引導他們成為建設和諧網絡環境的力量。
四、輿情的淡化期-建立必要的反饋機制
做好網絡輿情信息的跟蹤與反饋工作。還是以政府單位為例,對內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,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,開辟其他切實可行的反映民主訴求的渠道,改變民意上達阻滯、傳統媒體輿論監督功能不足的舊面貌,不斷完善工作機制,傾聽民聲,夯實群眾基礎;對外要繼續組織媒體積極發揮其輿論導向作用,降低謠言的破壞性力量,增強政府與民眾在網絡領域的互動,避免因政府的話語匱乏而造成溝通的障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