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來,針對不良輿情的處置就是輿情管理者的工作重點。
荀子云:先其未然謂之防,發而止之謂之救,行而責之謂之戒,防為上,救次之,戒為下。這一理念非常符合輿情管理工作。因此,對于輿情管理工作而言,如果能夠盡早地發現征兆,對其進行搜集、上報、分析、研判,及時制定應對措施,就有可能防患于未然。那么面對不良輿情,企業如何進行引導呢?
一、建立輿情研判機制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要及時有效地監測到輿情信息,就必須配套完善輿情監測機制,成立輿情監測部門,配置專職監測人員,與專業的輿情監測服務商進行合作,能夠對媒體信息進行動態分析,對需要處置的輿情信息準確研判,全面跟蹤,分級處置,及時有效化解不良輿情。
二、與新聞媒體建立合作機制
與媒體等相關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,是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手段。要高度重視與新聞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,形成穩定、有效、快捷的傳播溝通渠道。要通過舉辦新聞通氣會和聯誼會、建立企業采訪線工程以及邀請記者、專家學者參加企業重大活動等多種方式,增進了解,加深友誼,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。
三、暢通訴求機制
要轉變工作作風,主動關心職工群眾,對于職工群眾反應的問題要高度重視,不能置若罔聞。要及早化解矛盾、解答疑惑、解決問題,就會從根源上鏟除不良輿情產生的土壤,也是杜絕不良輿情事件發生最有效的辦法。職工有需求就要及時傾聽、有效解決,不讓矛盾激化。
四、完善事件處置機制
輿情發生后,及時處置才是上上策。企業自上而下只有高度重視輿情處置工作,才能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因此,必須把突發事件處置納入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工作和整體應急預案中,制定輿情處置預案和工作流程,才能在具體工作中有據可依。突發輿情事件發生后,要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,積極主動開展新聞發布,解疑釋惑,掌握話語權。
五、建立輿情培訓機制
要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工作隊伍建設,把新聞發布工作隊伍培訓納入企業整體培訓規劃中。要落實責任,保障經費,開展新聞發言人、新聞宣傳工作負責人、新聞宣傳工作一線人員等多層次培訓,將培訓工作常態化。要豐富培訓內容,創新培訓形式。結合企業實際選定培訓內容,提高培訓針對性。把系統培訓與專題培訓、理論培訓與技能培訓等有機結合,為做好新聞發布和新聞宣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。